收集雨水巧利用 园博园成“海绵城市”试点先锋

2015-08-20 21:08:10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武汉是全国“海绵城市”首批试点城市,武汉园博园则是武汉“海绵城市”试点的先锋。

  昨天,武汉晚报记者获悉,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建设的武汉园博园,全园绿化景观及配套设施如同一块弹性十足的巨大海绵,在下雨时饱吸雨水,在干旱时“吐”水浇灌花草树木。仅水费一项,每年可节省近150万元。

  用透水混凝土收集雨水

  武汉园博园有北入口、南入口两个大型广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广场硬铺装地面,铺设的是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下雨时,雨水能透过混凝土和砖的缝隙渗入地下,一部分自然回灌地下水,一部分经埋设在地下、纵横交错的透水盲管收集。其中,北入口广场收集的雨水汇入到园博园北区的杉杉湿地景区,经水泵提升至荆山顶后,顺坡自然流淌,汇入南区容量10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楚水。南入口广场的雨水经透水盲管收集后,直接汇入楚水。需要浇灌花草树木时,再通过水泵从楚水取水。

  “雨水花园”净化雨水

  武汉园博园建有6个容量各200吨的弃流池,以及12个大大小小的雨水花园。这些弃流池和雨水花园,专门用来收集和净化雨水。下雨时,地表径流通过遍布园区的生态草沟,有的被收集到弃流池,经初步沉淀、过滤后,汇入楚水;有的被雨水花园收集贮存起来,通过湿地植物净化后,用来浇灌花木。

  昨天下午,记者在北区荆山中部看到,一个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的雨水花园内,水边种植了芦苇、再力花、千屈菜等很多水生植物,前不久下暴雨积蓄的雨水经这些水生植物净化后,已变得十分清澈。一座曲曲折折的小木桥,影子倒映在水中,十分别致。

  屋顶雨水也能收集利用

  园林艺术博览中心、长江文明馆是武汉园博园内两大主要建筑,屋顶将进行绿化。下雨时,一部分雨水被屋顶花草树木吸收、滞留,一部分经排水管网排走,还有一部分经埋设在屋顶和墙体的管道,流入地下多个专门收集雨水的PP模块。这些模块集雨水过滤、净化、贮存功能于一体。等干旱缺水时,可为附近的花草树木提供“解渴”近水。

  雨水浇花木年省150万

  占地213公顷的武汉园博园,面积超过200个标准足球场,其中绿化面积达176公顷。园内共种植苗木4.8万株,草坪36.5公顷。最“渴”时,这些花草树木每天需要“喝水”约2600吨,其水源主要取自楚水。楚水虽然主要引自银湖水,但必须保持一定水位体现景观效果,其每天浇灌花草树木消耗的部分,主要靠收集雨水进行补充。

  武汉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李良钰称,“海绵园区”收集的雨水,基本能自给自足。按全园平均每天节水2000吨,每吨水费2元计算,武汉园博园每年可节省水费近150万元。

     龙康给排水设备转发。

上一篇:晋江计划五年内完成391个村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建设
下一篇:试析雨水回收系统设计与施工技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