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解决城市排涝问题

2015-07-22 17:47:38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事件介绍】

  \

  让小区不再“看海” 南京将建设“海绵城市”

  近期江苏省住建厅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从而成为全国首个发文推进“海绵城市”的省份。而在今年,“海绵城市”已成国家推进的城市建设新方向,如何让新修好的道路不再成为“积水塘”、让小区不再受淹看“海景”,在“海绵城市”中都能找到答案。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的城市建设、新区开发以及小区建设中,也处处都有“海绵”的影子。

  南京正在推进“海绵城市”相关政策

  今年以来,国家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与建设绿色海绵城市相关的措施,日前江苏省住建厅又首次出台《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海绵城市”这一概念被反复提及,那么“海绵城市”究竟是什么样子?

  “形象地打个比方,就好比要把城市建设成一块能吸水的海绵,下雨的时候能吸水,用水的时候又能挤出水。”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处长金勇军介绍说,“海绵城市”是城市建设中的一种“低影响开发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城市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系统的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结合起来,有效防止出现城市内涝。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重点是将城市由‘灰色’转为‘绿色’。”江苏省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民用建筑设计院院长史亦彬形容“海绵城市”说,原先的城市是在灰色空间里面,用灰色的水泵、灰色的管道把这个水排掉,未来的城市将变成“绿色空间”,通过绿色的地面,下雨了吸水、排水、进水,干旱了或者需要的时候把雨水收集储存的水利用,这就是“海绵”的功能。

  根据一项测算,南京主城年均可利用雨水资源量就达1.47亿立方米,全方面开展雨水综合利用可以提升城市雨水收纳控制能力,大大减少城市内涝压力,减轻初期雨水污染,又可以减少城市自来水浪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综合效益十分可观。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去年开始南京市已启动了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和相关管理办法的编制工作,今年首部雨水综合利用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南京的城市建设将对照“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加大低影响开发力度,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推进雨水综合利用。

  “海绵城市”将终结“硬马路”积水“硬伤”

  “人行道上有好多积水,但旁边的绿地上反而积水很少。”市民徐先生对记者说,前一阵下暴雨的时候他走在奥体,人行道过不去,只好“被迫”从路边的草坪上穿行。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硬马路”越来越多,大部分雨水被柏油、水泥地面阻隔,很难直接渗入地下。研究资料显示,比较“纯”的绿地,其径流系数是0.2左右,如果地面铺上了水泥或是沥青,径流系数一般在0.9左右,也就是说,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8倍。

  此次省住建厅发布的意见也提出,新建城市道路的绿化隔离带和两侧绿化带要运用多种形式增加道路绿地雨水吸纳力。在南京河西,有一条以“海绵城市”标准建设的生态示范街天保街,路基表面用的是粗大的透水型混凝土材料,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都如同“海绵”,下雨后雨水被路面“吸”入地下并收集,在沉淀污染物后排入河道。不过这种“海绵路面”的后期管养很复杂,在城区大面积推广还有难度。

  江北新区、燕子矶新城积极推进相关建设

  此次意见提出,城市绿地和公园绿地都成为重要的城市“海绵体”,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正在建设的各大新区中,其实有多个新区正在向“海绵城市”靠拢,前不久的一次燕子矶主题论坛上,南京市燕子矶新城常务负责人周华山就提出,燕子矶新城将加快完成滨江公园、百里风光带、二桥沿线等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建成绿色城市空间。

  刚刚公布的江北新区建设规划也明确提出,未来5年浦口中心将成为南京“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确定雨水径流控制目标为年径流总量75%—80%,径流深度控制在24.6—29.7毫米,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通过多种技术,提高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净化水质。排水防涝标准达到有效应对50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

  小区也能变“海绵” 目前已有规划要求

  意见还要求,商品房小区开发、公共项目、村镇建设也需要逐步推进“海绵型”建设。住建厅人士称,今后商品房土地出让时,可能会将小区的雨水吸纳率纳入硬指标。

  在小区内推进雨水利用,南京市起步并不晚。早在2008年1月施行的《南京市城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就明确规定,规划用地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建筑物,应当配套建设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此后这一规定还写入新建小区规划要点并强制推行。

  早在10年前,南京楼市中的金鼎湾、银城聚福园等小区就已经应用到“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降低了需业主分摊的物业费用。银城聚福园曾经做过测算,该小区2000平方米水面,每次用水量800立方米,雨水通过200立方米地下贮水池收集并循环净化,全年可利用雨水30600立方米,节约水资源23.6万立方米,节省水费约30万元。包括栖霞建设承建的5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小区江畔人家,也使用了雨水收集系统。

  终结马路积水硬伤 “海绵体”让城市收放自如

  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不用以前下水道等“灰色设施”。

  建设海绵城市,首当其冲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综合利用各种工程技术手段,“渗、滞、蓄、净、用、排”,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内涝的压力。

  建设海绵城市,关键在于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

  原有的“海绵体”要有效保护。过去,城市建设追求用地一马平川,往往会填湖平壑。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各地应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

  有条件的还应新建一定规模的“海绵体”。根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海绵城市建设要以城市建筑、小区、道路、绿地与广场等建设为载体。比如让城市屋顶“绿”起来,“绿色”屋顶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还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道路、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特别是城市中的绿地应充分“沉下去”。

  想象一下,建筑的屋顶采取绿化处理,建设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小区的地面采用透水铺装,并加建雨水塘、雨水收集池等设施……这样的海绵城市是不是感觉很美好?让城市“绿”起来,重庆市有这样打算,建筑屋顶采取绿化处理,建设雨水收集、过滤系统,小区的地面将采用透水铺装,并加建雨水塘、雨水收集池等设施;城市道路除了要在人行道铺装透水砖,还将在绿化带建下凹式植草沟以及雨水花园,减缓雨水下渗速度的同时收集排放不急的雨水;对于更大范围的城市绿地、广场公园,从景观绿化、苗木栽种,到地面铺装等方方面面都将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专家:别一窝蜂,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综合体系

  专家提出,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杨天举说,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发挥湿地资源优势,统筹蓄水用水,改善缺水现状

  “虽然盘锦有河流21条、水库6座,但却是全国5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盘锦市副市长刘志虹说,盘锦的地表水大部分为过境水,上游流经该市的地表水基本为Ⅳ类或Ⅴ类水质,达不到饮用水源水质的要求;此外,像所有城市一样,盘锦的地下水位呈区域性持续下降,且超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动力平衡的破坏。“由于80%以上的降水都通过下水通道排到河里了,加上受低海拔和雨季集中强降水影响,汛期的盘锦极易发生城市内涝。”盘锦市住建委副主任刘念东说。

  丰富的湿地资源让盘锦建设海绵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各类湿地面积总计35.56万公顷,占盘锦国土面积的87.35%;水域129平方公里,有大、中、小河流21条和水库6座,整体水网密度处于东北地区最高水平。

  杨天举介绍说,“建设‘海绵城市’,首先离不开的就是‘海绵体,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此外,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设施,则是一种“人造海绵体”。

  “在城市中,我们要建成一批绿色生态小区,在小区内设计下凹绿地和景观湖,利用下凹绿地和景观湖的调蓄功能来储存雨水;在内河水系进行清淤和景观塑造,修建生态驳岸;新建市政道路设计植草沟”,刘念东介绍说。

  盘锦确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内涝防治标准达到30年一遇,城市总体防洪标准控制在100年一遇。

  刘志虹指出,“盘锦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将积极探索重新构建以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为支撑的水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自给水能力,以减少外调水量”。

  据介绍,盘锦市在双台子区和辽河新城两个示范区内探索实践规模蓄留雨水、补给地下水的方式,保护原有水生态系统,恢复被破坏的水生态,坚持低影响开发,从小区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城市绿地与广场、城市水系等方面进行工程落实。

  同时,统筹盘锦的湿地、滩涂、海岸、河流、水库、百万亩苇海、红海滩等水体要素,构建海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使之成为一条生态绿廊,将整个城市的富余雨水都汇集到这里,实现区域性雨水汇集、净化、调蓄、溢流功能,使其成为调蓄枢纽,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的存储和再利用。

  专家指出,警惕一窝蜂式建设热潮

  建设海绵城市,可以使一座城市在生态、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受益匪浅。

  “辽河流域的城市均按照海绵城市建设指南建成后,大伙房水库的远距离调水基本可以停止了,这将对破解众多结构性缺水城市的困境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刘志虹说。

  杨天举认为,将盘锦的海绵城市建设纳入辽河流域水资源利用、使用的大体系中考量,加强与铁岭、沈阳等流域上游城市联动,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流域整体水资源管理、使用、保护水平。同时,削减污染物量,提高水环境质量;增加城市“蓝”“绿”空间,减少城市热岛效应;为生物、植物提供栖息地,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等,都有显而易见的生态效益。

  “海绵城市推动我国城镇排水防涝系统从灰色基础设施向绿色基础设施转变,实现低碳生态的设施规划和建设思维方式在城乡建设上的综合应用,则是一种社会效益”,刘念东说。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将减少内涝带来的经济损失,通过源头控制减少治理污染的经费支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减少城市大拆大建,经济价值也随之产生了。

  不过,专家指出,建设海绵城市要避免一窝蜂式的热潮和误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单纯地挖几条水沟、建几处景观。海绵城市建设渗透诸多环节细节,既要防止过于简单化,也要防止够不着。如果只是从技术层面来做,当然能达到防洪、收集雨水的目的,但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价值的开发应该是一个综合体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启示与思考】

  暴雨是自然现象,它不会因为我们泪水涟涟,而不再任性。它不会怜悯我们,问题是我们也不怜悯自己?为了应对暴雨带来的损失,我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准备石头口袋,拦截雨水;推广雨季保险,确保民生;实施停课制度,保障生命。可是,这都不是治本办法。

  我们需要一块吸水的海绵。这块吸水的海绵,就是城市的排水系统,就是农村的河流水系。正是因为排水不畅,才有了几百亿元的经济损失。是不是需要换一种思路?我们更应该拿出即将在暴雨季节损失的钱款,建设畅通的排水系统,让大地成为一块吸水海绵。

  建设海绵城市首先要扭转观念。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今后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

  其次,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应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对城市原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本身就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下沉式绿地改造、绿色屋顶建设,或者进行路面透水铺装,相当于对城市功能进行大量改造,当然也需要大量公共财政投入。

  最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应避免政绩化的冲动。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分布于城市各处的雨水收集设施能否有效运作,发挥协同作用。所以,只在城市局部区域打造“样板”没有多大意义。这对基础设施底子薄弱或城市规划过于粗放的地方,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果满足于做表面功夫,结果很可能是劳民伤财、徒劳无功。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大亚湾建成8块人工湿地 解决农村水环境问题
下一篇:国内的排水系统标准普遍低于国外发达城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