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习近平提农村“厕所革命”背后的深意

2015-07-20 09:07:24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1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延边州光东村。当得知一些村民还在使用传统的旱厕,习近平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基本公共服务要更多向农村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7月17日新华网)

  “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茅房”。小厕所的改善与否,关系到农村家庭生活质量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来个‘厕所革命’”,可谓切中时弊,彰显党中央履职尽责、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和决心。

  同时,这也告诉我们,在国家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进程中,不能让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能让农村的小康建设掉队;在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进程中,不能让7亿农民的幸福梦想落空。

  事实上,上世纪60年代,爱国卫生运动开展的“两管五改”里面就有改厕。截至2013年底,我国农村卫生厕所化粪池普及率已从1993年的7.5%提高到74.1%,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态环境。然而,由于基础设施不配套以及陈旧观念的影响,“两块砖,一个坑,蛆蝇孳生臭哄哄”的农村土厕并未完全消失,“如厕难、排污难,垃圾粪便处理难”的“三难”问题也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些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的身体健康。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来个“厕所革命”,让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自觉行为。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我国有7亿农民,解决农民“三难”看似小事,但能为中国的几亿农民办好一件小事,就是为我们的国家办了一件大事。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厕所革命”是对传统观念、传统生活方式、环境建设的深刻革命,是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须从建设小康农村发端;建设小康农村,须从建设小康家庭开始;建设小康家庭,须从“厕所革命”起步。因此,通过农村“厕所革命”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切入点。

  小厕所,化粪池,大民生,随着健康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显现,“厕所革命”势必将使7亿中国农民的幸福梦照进现实。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洗车行业何时告别“大雨滂沱”?
下一篇:靠PPP能破解农村污水处理难题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