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进建设“会呼吸的海绵城市”

2015-05-03 15:14:14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位于中国中部省份安徽的池州市,是一座因水得名、因水而兴的城市。与城市排水管网打了一辈子交道的陈华今年1月接任安徽池州排水公司总经理,他上任后的“第一把火”,是绘制一张特殊的“地图”。

   通过每天的揭盖式检查、定位、输入,这张“地图”——池州市“地下管网地理信息系统”正一天天地清晰起来。

  陈华说:“池州共有地下管网750公里,首先要解决主城区的430公里摸底调查,对发现的功能性问题进行排序和清疏,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1个月前,池州正式成为中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城市管网运营维护则是海绵城市的基础。

  所谓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干旱缺水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对于中国的城市居民来说,这句调侃既熟悉又无奈。据住建部对351个城市排涝能力的专项调研显示,2008年至2010年间,有62%的城市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内涝。

  然而,中国又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缺水。这些城市的缺水量约为每年70亿立方米,它们中的70%是水质恶化造成的缺水。

  无论是缺水还是内涝,城市蓄水能力下降都是重要原因。北京清控人居环境研究院院长佟庆远表示,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市地面大量硬化,不透水面积增加,占用了能够涵养水源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切断了自然的水循环,出现“逢雨必涝”“雨停即旱”。

  近年来中国政府日益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并清醒地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当下中国正在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旨在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流域污染治理等问题,通过建设完善透水、蓄水、排水功能,让城市生态水系统能够像海绵一样呼吸,告别“逢雨看海”。

  4月初,中国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公布了首批包含16个城市的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录。在3年建设期内,中央财政将给予直辖市18亿元、地级市15亿元、其他城市12亿元的专项资金,对采用PPP模式达到一定比例的,将按上述补助基数奖励10%。

  建设“海绵城市”,意味着被水泥硬化的“铁壳城市”,将逐渐变得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纳。这是从以排为主的传统“工程治水”理念向“生态治水”方式的突破。

  池州市住建委主任贾瑄介绍,池州市计划投入40.45亿元,用于内河水系、湖泊湿地、雨污水附属设施等八大类55项配套项目建设。

  与此同时,广西南宁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答辩中获得第一名,该市将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措施,安排种类齐全、代表性突出的示范项目494个,涉及总投资95.19亿元;武汉市未来三年将投入102亿元用于“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先期安排青山区选取23平方公里作为旧城改造试点区,打造“山水园林湖”的生命共同体。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下一篇:厦门市建设局副局长:购买绿色建筑有契税补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