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自由“呼吸” “绿色海绵”助力破局城市内涝

2014-09-26 14:07:25 更新  |  来源:  |   次阅读
  “城市首先要考虑如何增强本地区水源涵养能力,不要指望都调水。现在我们1100座城市严重缺水,400多座缺水,大家都想要水,这是不可能的。要优先考虑节水,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如何更多利用自然力来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的海绵城市。”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曾如是说。
 
  
  实现自由“呼吸” “绿色海绵”助力破局城市内涝
  
  城市建设应该怎样调整才能有效应对暴雨洪水?国际著名水文气象专家林炳章教授给出的建议:建设一座海绵城市。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明确节水的约束性指标;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应低于40%;并加快对使用年限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
  
  其中,“海绵城市”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据悉,通知明确规定,成片开发地块的建设应大力推广可渗透路面和下凹式绿地,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增加可渗透面积等方式控制地表径流。新建城区硬化地面中,可渗透地面面积比例不应低于40%;有条件的地区应对现有硬化路面逐步进行透水性改造,提高雨水滞渗能力。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控制开发强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城市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众所周知,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在那些地方,哪怕暴雨再猛,也不会出现积水。但是如今城市地面严重硬化,水泥的渗水率不足一成,大量雨水无法渗入地下,只能汇聚起来形成积水。
  
  “土壤的缝隙像毛细血管一样,雨水可以通过土壤渗进地下,减少地表的流量。路面硬化,虽然方便了出行,却堵住了土壤的‘毛细血管’作用,导致地面径流增加,汇流速度快,低洼地带就容易积水。”海南省水利厅城市水务处调研员王永胜说。
  
  不少专家也表示,大自然的“渗”功能,在被破坏后,人工设计的城市排水系统,常常将其“遗忘”。
  
  同时,省水务厅副厅长沈仲韬沈仲韬在分析多数城市内涝原因时,就特别强调,“我国现有的排水设施相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下凹式绿地、人工湿地、可渗透路面、透水性广场等综合工程措施,很大程度影响了城市排水。”
  
  对此,有关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值得听取。顾名思义,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具体来说,就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让城市像海绵一样,下大雨时吸水,干旱时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而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打造“海绵体城市”
  
  在严格的水框架监督下,欧洲的水资源管理、污水治理、城市生态修复在最近30年内“脱胎换骨”。
  
  “完备的流域管理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机构;注重流域管理规划和城市建筑开发中的水土保持;按就地处理的原则收集和处理雨水和污水;重视河流的生态保护和尝试亲水型防洪策略。”业内人士刘波对欧洲经验做出了总结,这其中,他对法律强制城市建筑小区蓄水的做法尤为印象深刻。
  
  德国上世纪80年代末就把雨水的管理与利用列为90年代水污染控制的三大课题之一。当地在新建工业、商业建筑和住宅区前,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设施费和排放费。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赵敏华表示,“德国法律要求每个建筑开发后限制排出来的水量,强制蓄水。上世纪80年代,全球水价最高的是德国,一吨水4马克,其中1马克是上水,脏水回到干净的水,处理费要3个马克,这就是在水价上做引导。而目前欧洲水价平均是1.75欧元一吨。”
  
  与德国重视雨水管理的方法类似,美国提出了雨水最优化管理方法BMPS,日本也在上世纪80年代末提出了“雨水流出抑制型下水道”,采用各种渗透设施截留雨水并收集利用,该计划纳入国家下水道推进计划,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借鉴上述经验,刘波将城市生态修复的理念概括为打造“海绵体城市”:建立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开发、改造城市社区建筑物、道路、绿化带、停车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蓄留雨水的生态功能,尽可能恢复城市原有河道、水塘、沟渠,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雨水渗透率,重视地下管网的普查、检测和修复工作,防止地质灾害。
  
  “要让城市像海绵一样,有时能吸水,有时又能挤出水。”刘波说,“这里说的吸水和挤水,几乎都是运用自然排放和收集的方法,实现雨水和绿地间的自然交换,不依靠抽水泵等高耗能高排碳的人工方法。实现从人工化城市向自然城市、生态城市的转换。”
       龙康给排水技术转发
 
上一篇:建筑中水系统介绍
下一篇:污水处理应从末端处理走向源头处理
0